荐书 | 1940年的中国,是何种模样?
1940年的神州大地
是何种模样?
——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
终于来到了第十个年头
通过一张张官方纸书的通报
我们知晓了一场场战役的捷败
知晓了一城一池的战略进退
知晓了战区军队的存亡人数
可是在山河飘摇之下
我们却无从知晓
社会底层同胞的挣扎困苦
无法想象他们的奔逃离散
也无法想象他们的战乱生活
而《战时中国》将
以一位西方人的视角
带你观察战时中国的社会百态
内容提要
(书内页手绘图)
作者简介
推荐理由
“在读历史的时候,我对史家只顾大城市里的大事件的写法很不满意。我认为,对闻到革命气息的现代中国,更有意义的是了解不大引人注目的、更有中国特色的小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战时中国》的作者格兰姆·贝克认为,只有看懂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生活,才能看懂中国的发展与未来。
在此思维下,贝克并未像诸多战时纪实的历史著作一般,从重大历史事件切入,以大开大合的历史视角讲述战时中国的战略得失与局势走向,而是将观察视角竭力放低至中国社会底层,不断游历中国的城市乡村,以记录者和调查者的身份向读者冷静叙述他的所见所得。
“躲避空袭像是例行公事。人们有秩序地提前躲进了防空洞,在黑暗中坐下,听着熟悉的声音,然后又有秩序地出来······每次空袭可能会毁掉20多间房子,可是伤亡很少有超过50人的,有伤亡的一般也是些洋车夫、船夫和其他穷人,因为他们住的房子门窗不全,或根本不是房子而是窝棚,很容易被冲击波震倒。”这种观察视角的下沉让我们得以有机会一窥当年中国社会的真实生存图景,目睹中国底层百姓在战时的生存艰辛与挣扎困苦。
在记录和呈现当时中国社会状态的同时,贝克在书中也写下了自己对于中国社会局势的思考与分析。诸如,国民党逃到台湾是无法避免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偏差与失误是源自对中国的不甚了解等。
此外,贝克还以其丰富的学识,对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进行了比较,他敏锐地发现两个社会的差异性以及忽视这种差异所带来的荒谬的结果,类似充满见识的分析全书随处可见。“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时,中国约有1万名美国人。1940年日本占领了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当美国政府抽象地谴责日本时,中美贸易实际是在日军占领区进行的(给教会的经费和救济款如数汇往日军占领区)。”
总的来说,《战时中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1940—1946年战时中国编年史”,是一部帮助我们观察战时中国社会百态不可多得的读物,更是一部帮助我们理解中美关系前世今生的重要史料。
(原价:158.00元;特价:79.00元)
2023-08-09
2023-08-02
2023-07-19
2023-06-26